您的位置 首页 改革创新

延安八一敬老院:研学赋能强基础 规范建档促发展

为深入贯彻《陕西省养老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精神,全面提升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水平,近期,延安市八一敬老院立足红色基因传承与日常治理提质双重需求,以“走出去学经验、沉下来抓落实”为核心路径,专题组织赴延安市档案馆开展档案管理研学活动,汲取先进实践经验,为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档案根基。

对标先进学经验 研学取经拓思路

11月20日下午,延安市八一敬老院院领导班子及干部职工共10人组成专项研学小组,走进延安市档案馆开展专题学习,旨在通过实地观摩、深度交流,破解档案管理难题,优化红色特色档案与日常办公档案双重管理模式。

IMG_256

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专业引导下,研学小组先后实地参观了档案库房与电子档案室,沉浸式感受专业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成果。

档案库房作为永久保管档案的核心场所,严格遵循“七防”管理要求,恒温恒湿设备精准调控温湿度等环境参数,密集架整齐有序排列各类档案,从物理存储层面筑牢档案安全保管防线;电子档案室则依托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高效检索、异地备份与安全存储,直观展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与高效赋能,为敬老院后续推进档案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参照。

参观结束后,双方召开档案管理专题座谈会,延安市档案馆副馆长齐战莉率领业务骨干,围绕档案管理核心价值、实操规范与创新路径展开深度分享。座谈会上,齐战莉立足事业单位发展实际,从“守护历史记忆、支撑科学决策、防范合规风险”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档案管理对单位规范化运行的基础性意义,强调档案工作是“留史、存凭、资政、育人”的战略工程,尤其针对八一敬老院所承载的红色使命,特别指出革命老战士口述历史、生平事迹等特色档案的保护价值,为敬老院强化红色资源传承提供了理论指引。

IMG_259

随后,档案馆业务骨干结合《档案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针对档案收集、分类编目、鉴定保管、利用检索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流程实操要点拆解。从“年度—机构—保管期限”分类法的科学应用,到无酸纸档案盒的规范使用,从声像档案(含视频类红色档案)的存储保护技巧,到电子档案“异地+离线”双重备份策略,再到日常办公档案的合规化整理标准,均进行了细致讲解与案例分析,为研学小组提供了一套可借鉴、可落地、可推广的档案管理实践方案。

IMG_260

学用转化明方向 守正创新促提升

此次赴延安市档案馆的专题研学,是延安市八一敬老院推动档案管理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不仅让研学小组全体成员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更清晰明确了红色特色档案与日常办公档案的双重管理方向。通过实地学习,大家既深化了对革命老战士口述历史等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留存革命记忆”独特价值的认知,也强化了对日常办公档案“规范治理流程、保障合规运行”基础作用的理解,为后续优化档案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凝聚了共识、理清了思路。

下一步,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将以此次研学活动为契机,全面消化吸收所学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红色属性与养老服务核心职能,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重点聚焦红色特色档案与日常办公档案的分类管理,优化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全流程规范,逐步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同时强化工作人员技能培训,推动档案管理与养老服务业务深度融合,让红色档案在规范保管中传承红色血脉,让日常档案在科学管理中释放治理效能,为打造有温度、有品质、有红色底蕴的养老服务品牌提供坚实档案支撑,让档案工作成为推动敬老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薛冬青)

责编:刘迪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