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中市市场监管局以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提升全国试点工作为契机,深化信用体系建设,用心用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持续助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依托信用归集公示共享持续筑牢信用监管基础
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原则,积极引导各级各部门及各类经营主体及时将行政许可信息、企业年报、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经营异常、严重违法失信、信用承诺等涉企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信用中国”网站有效归集公示。建立市县镇三级年报服务体系,有效指导年报,将经营主体自主产生的经营信息进行及时、充分、高效归集,多年来,全市各类经营主体年报率均居全省第一;对全市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和公示信息开展多轮次“信用+双随机”抽查检查,对其进行全面“体检”,摸清了底数;根据梳理出的43条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标准规范,开发了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监测系统,对问题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所有经营主体全息信用“精准画像”,夯实了信用监管基础。截至目前,汉中市企业质量评分居全省第一。
全力推进“信用+双随机”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培训先行、夯实工作基础,坚持目标导向、以实践促提升,坚持协同配合、推动抽查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坚持日常督导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全市279个市、县级单位已入驻陕西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一单两库”已全面建成,各级各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分别公布2024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1527个(其中,跨部门联合抽查计划433个),已全部启动实施,共抽取经营主体18396个,公示检查结果15244条。同时,为深入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效结合,汉中市在开展食品生产领域实施差异化监管全国试点取得成效基础上,在各领域全面推行“信用+双随机”监管新模式。在省局统一部署下,已通过73个指标项合理确定指标权重和分值,将全市6万余户企业、3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按照风险分值由低到高分为ABCD四类,已初步完成了“专业+通用”的企业风险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搭建,实现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的有效衔接。针对不同风险类别抽查,问题发现率及监管效能明显提高。汉中市略阳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成效明显的地方,“汉中市大力推行‘信用+双随机’监管提升监管效能”已被列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持续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坚持“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和“信用承诺”相结合,积极构建“反向惩戒+正向激励+专项修复+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充分发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作用,依法依规实施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使失信企业在市场准入、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受到限制;二是积极支持引导失信主体重塑信用,推行“两书同达”制度,在向行政处罚相对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书》,主动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该行政处罚信息即将被公示的网站、最短公示期、修复流程等内容;三是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开展自我承诺活动,全市累计公示审批替代型、信用修复型、主动公示型、行业自律型、政务诚信型信用承诺信息34万余条。汉中市大力推行低风险食品生产承诺制许可被列为全省典型经验做法。
大力推行信用承诺制度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在证照办理、信用修复、档案查询等领域实施信用承诺制,通过简化资料、优化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提升了工作效能,提高了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办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公示审批替代型、信用修复型、主动公示型、行业自律型、政务诚信型信用承诺信息34万余条,其中,市场监管部门14万余条。汉中市大力推行低风险食品生产承诺制许可被列为全省典型经验作法。
积极推动联合惩戒合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先后与人民银行等11个部门签订信息共享合作协议,联合37个部门制定《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共收录45项,指导各部门严格落实《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等各项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措施,建立全市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截至目前,全市经营主体累计列入经营异常44677条,列入严重违法名单企业164户,对453户涉诉企业进行了股权冻结。
下一步,汉中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个体信用监管数据质量提升全国试点工作,力争在数据标准、数据应用、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优化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评价规范,不断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聚焦于信用融资、政务服务和信用监管三大应用场景,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优环境、蓄能量、添信心。(供稿:汉中市市场监管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