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高质量发展

紫阳县司法局:为乡村和谐稳定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位于紫阳县焕古镇西部的东红村,境内以山地、沟谷为主,自然资源匮乏,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集体经济较差……改变村庄的贫困面貌,任务艰巨、充满挑战,又势在必行。

2021年,紫阳县司法局选派政治素养过硬、工作作风扎实、综合能力强的优秀骨干,组建工作队深入助农一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三年来,他们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用心用情扶真贫,让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偏僻农村旧貌换新颜。

作为东红村的包联帮扶单位,紫阳县司法局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围绕全县工作重点和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做好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实事、产业增收、基层治理等帮扶工作,奋力在乡村振兴上作出司法行政贡献。

深化认识,夯实帮扶责任担当。紫阳县司法局通过专题研讨、集中培训等形式,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精心选派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员们带着对乡村的深情与责任奔赴一线,吃住在村,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家中,细致入微地了解村民需求与村情实际;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每月至少深入帮扶村一次,实地调研指导工作,现场解决发展难题,为帮扶工作精准导航,确保帮扶力量坚实可靠、帮扶措施有的放矢。

产业领航,驱动乡村发展引擎。紫阳县司法局聚焦帮扶村的茶叶产业优势,积极作为,2023年成功引进一家具有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的SC认证茶厂。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茶厂,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为茶厂在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和风险防范建议,帮助茶厂依法依规经营。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茶厂争取贷款支持,解决资金周转难题,使得茶厂在2024年春茶开园前夕顺利运行。茶厂的落地生根,不仅为当地茶叶提供了稳定且高品质的加工销售渠道,还带动了周边茶农的就业增收。从茶叶采摘到加工制作,再到包装销售,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茶叶附加值显著提升,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愈发强劲。

民生优先,打造乡村宜居新貌。紫阳县司法局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以“千万工程”为指引,大力推进“净美庭院”改造项目。在帮扶村,一个个曾经杂乱无章的庭院如今焕然一新。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净美庭院”改造的意义和政策,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根据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为村民量身定制改造方案,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留乡村特色。同时,组织志愿者帮助困难家庭开展庭院改造工作,清理垃圾杂物,美化庭院环境。如今,一个个干净整洁、美观舒适的庭院成为乡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村民们在整洁美丽的庭院中,享受着惬意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法援护航,守护村民合法权益。在帮扶过程中,紫阳县司法局得知帮扶村与邻村的村民被一家茶厂拖欠数年茶鲜叶欠款后迅速行动、主动介入。驻村工作队深入两个村详细了解情况,收集证据材料,运用专业法律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和茶厂进行多轮沟通协商与法律诉讼。最终,成功帮助村民追回了被拖欠多年的欠款共计37.8326万元,不仅让村民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维护,也彰显了法治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和谐稳定发展筑牢了法治根基。同时,紫阳县司法局驻村工作队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院落会”、法律讲座、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向村民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村民法治意识,营造了乡村法治建设的浓厚氛围,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西部法治报-西部法制传媒网   作者:叶明星)

责编:谷可

编辑:李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