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高质量发展

陇县检察院:跟随文物普查的脚步 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

在陕西宝鸡的西北部,有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俨然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让一颗被尘世烟火渲染的心渐渐安然恬静,它因地处陇山东坂而得名,它的名字叫陇县,古称陇州。

走进陇县,仿佛步入了一条历史的长河,每一处遗迹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让人在时间的流转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IMG_256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火种便已在此处悄然点燃。那时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用最质朴的方式创造着属于他们的文化与艺术,那些深埋于地下或散落在荒野的石制工具、陶器残片,便是他们曾经生活过的见证。随着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陇县成为夨国的辖区。这个在古代历史上留下独特印记的国度,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在陇县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古老的城址、墓葬以及精美的青铜器,都在默默地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辉煌。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陇县又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东来西往的商旅、使节、僧侣,带着不同的文化与信仰,在这里汇聚、交流、融合。一时间,客栈林立,商队络绎不绝,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原瑰宝,与香料、珠宝、良马等异域奇珍,在这里完成了它们的交换与流转。而驿站遗址、古道路径以及那些带有异域风格的文物遗存,则成为丝绸之路繁荣昌盛的永恒见证。陇县还是农牧交织区,这种独特的经济形态,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古老的农耕器具、畜牧养殖遗迹,以及反映农牧融合的民俗文物,都是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

陇县的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每一项传统技艺、每一个民俗活动,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深地热爱与传承。陇县博物馆琳琅满目的藏品让人目不暇接,从史前的陶器、石器,到汉唐的青铜器、瓷器,再到宋元的书画、玉器,无不展现出陇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陇县的非遗,让你会体验到陇县人民的热情与智慧,老手艺人现场演示剪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他们的手法娴熟,作品栩栩如生。如果感兴趣也可以亲自上手尝试,就算是手残党也有别样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民俗表演也是精彩纷呈,皮影戏、社火、秦腔等,赶上集会热闹非凡,这些古老的表演形式传递着陇县人民的情感与信仰。

IMG_256

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犹如一部活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传奇。12月6日开始,宝鸡市文物普查队的身影出现在陇县的山川大地之间,拉开了陇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序幕。历时18天,调查登记文物点337处,其中复查文物点311处,复核率100%,认定新发现文物点26处。

陇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我们检察机关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奠定了基础。我们要紧密围绕“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整合县域办案资源,成立“寻保传”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开展“小专项”,将检察公益诉讼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度融合,在寻访文物古迹中体悟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推动文物的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要突出寻访、办案、传承,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县域内开展专项活动。针对群众反映的、寻访发现的涉及文物保护、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的违法犯罪线索,坚持边寻访文物古迹、边学习优秀文化、边排查案件线索。积极与文旅部门协作配合,签订工作机制,凝聚保护合力。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融合履职、一体履职,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陇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要坚持寻访、办案、体悟“三点并举”,坚持“点线面”结合,针对县域内文物古迹,优化寻访路线,注重在办案中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体悟和宣传。坚持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谋划,积极推动构建政治与业务深度融合体系。

IMG_256

文化,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次次触摸历史,一次次寻访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守正与创新,跨越时空的共鸣亦是对文明的礼赞。文脉悠悠,弦歌不辍,气象万千。(来源:陇县人民检察院)

责编:卓西玲

编辑:李清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