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城固:以“指尖技艺”激活“指尖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别样活力。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画卷,一技一能拓宽增收渠道。近日,城固县架花刺绣公益培训班圆满结束。这场聚焦非遗技艺的培训课堂,不仅让40余名学员近距离感受到城固架花的独特魅力,更以“指尖技艺”激活“指尖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别样活力。

IMG_256

培训教室里,绣绷、彩线、绣针整齐摆放,农村妇女、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等齐聚一堂。城固架花非遗工坊负责人丁茹正以“理论+实操”的方式,讲解架花刺绣的针法技巧与文化内涵。课程设置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即便零基础学员也能快速掌握入门要领。

“我是莲花街道黄家村的,前几天从村委会得知培训班的消息,今天特地赶来。”学员刘子齐是班上为数不多的男同学,谈及学习初衷,他眼里满是期待,“小时候总看奶奶绣,心里早就埋下了兴趣的种子,可自己只会瞎缝,现在系统学习后更懂咱城固架花的门道了,希望能帮助本村传承这门手艺。”作为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他计划将架花技艺融入未来的乡村教育实践。

城固县已流传两千多年的架花被誉为“立体的水墨画、民俗的活教材”,它以麻、丝、棉布为底,运用数纱绣、游花绣等独特针法,挑绣出色彩鲜明、寓意吉祥的图案。

IMG_258

在城固县莲花街道办事处刘家村的架花省级非遗工坊,43岁的绣娘邓华正专注地绣制车载香薰绣片,只见她的手指在绣绷间灵活穿梭,麻布上逐渐绽放出精美的传统纹样。“以前外出打工顾不了家,如今在家绣架花,既能照顾孩子,又能贴补家用。我上个月绣了80片,挣了1600多元!”她指着身旁的作品自豪地说,“去年绣的秦岭四宝,还卖到了国外,想想就觉得骄傲。”像邓华这样的签约绣娘,工坊里还有许多,其中不少还是脱贫户。“指尖上的经济”正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IMG_259

“一幅50厘米的绣品就能挣3至5千元,架花不仅是手艺,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丁茹介绍,通过公益培训,城固县各大乡镇已有536名农村妇女成长为职业绣娘,其中150余人考取专项技能等级证书,带动全市1200余人参与架花制作,年产值超800万元。

传承路上,创新不止。在丁茹的带领下,团队不仅守住了非遗技艺的根,更在技术上探索突破,打造出挎包、团扇、车载香薰等300多种新产品。既保留古朴韵味,又贴近现代生活需求。这些带着城固印记的绣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走俏,更远销英国、新加坡等国际市场,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让架花焕发新生机。(来源:城固文旅)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