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斑斓,秋水潺湲,初秋的红河谷正展开一幅诗意长卷。初秋的红河谷,是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节。夏日的葱翠未肯褪尽,秋日的绚烂已悄然点染,这秦岭深处的山谷,仿佛打翻了调色盘,呈现出层次丰富的色彩交响。
十里峡:秋意初染
步入十里峡,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水底石子圆润如玉。两岸树木依然苍翠,但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其中点缀着些许早红的叶片,如星火般跃动在万绿丛中。山风拂过,带来几分凉意,吹动树叶沙沙作响。山谷间,鸟鸣声声,与流水合奏出一曲自然的交响乐。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斑驳光影,照在蜿蜒小径上,宛如指引游人探寻秋之秘境。
红河丹崖:丹霞映秋
红河丹崖是“太白八景”之一,在初秋的阳光下更显壮丽。丹崖峭壁如刀削斧劈,赭红色的岩体在秋日照耀下熠熠生辉,与周边渐变的秋色相映成趣站在观景台上远眺,但见崖壁上点缀着苍松翠柏,其间又夹杂着些许黄栌、枫树,已然泛起微微红晕。想必再过些时日,这里便将披上绚烂的红装,成为真正的“红河”。此刻初秋的红河丹崖,恰似一位略施脂粉的佳人,清丽中透着娇媚。
斗姆瀑布:白练悬秋
循水声而行,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斗姆瀑布从80余米高的崖壁上倾泻而下,如银练悬空,声势浩大。水流击打潭面,溅起万千水珠,在阳光折射下形成一道道迷你彩虹,恍若仙境。初秋的斗姆瀑布水量依然充沛,展现出“气势如虹、悬若银河”的壮丽景象。站在瀑前,但觉水雾扑面,凉意袭人,空气中弥漫着负氧离子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不禁深深呼吸,让肺腑充盈这山野的恩赐。
凌云栈道:云端赏秋
沿着“之”字形的凌云栈道缓步而上,这条全长1265米的栈道,宛如一条巨蛇盘旋在2000多米的悬崖绝壁之上,惊险奇绝。行走其上,身旁是悬崖峭壁,脚下是深谷幽壑,既惊险刺激,又让人欲罢不能。登高望远,初秋的红河谷尽收眼底。放眼望去,群山连绵,色彩斑斓;绿、黄、红、橙诸色交织,宛如一幅巨大的油画。山间云雾缭绕,时而缠绕峰腰,时而笼罩山顶,为这秋色增添了几分朦胧与神秘。
双洞水帘:秋水穿石
双洞水帘处,流水飞瀑,洞隐瀑后,巨石两分溪流,山开双洞,别有洞天。初秋时节,水量适中,既不像夏日那般汹涌,也不似深秋那般瘦削,恰到好处地展现出“神秘莫测”的景致。水帘后方的洞穴幽深凉爽,隐约可见嶙峋怪石。探头其中,但觉水声轰鸣,回荡不已。洞外秋阳暖照,洞内清凉宜人,这一暖一凉的对比,仿佛同时体验了两个季节。
四嘴山:秋色满眸
登上海拔2000多米的四嘴山,极目远眺,秋色无垠。山峦层层叠叠,色彩丰富多变,近处深绿,中间黄绿相间,远处淡蓝,如同水墨画中的渲染技法,自然天成。山顶已有几分凉意,山风拂面,带来远方的气息。俯瞰山下,红墙碧瓦的庙宇点缀山林间,偶有钟声传来,悠远绵长,为这秋色平添几分禅意。
山居秋瞑:夜色静美
当夕阳西下,余晖为群山镀上金边,红河谷的秋夜悄然来临。山间灯火零星亮起,与天际初现的星斗交相辉映。此时气温骤降,秋凉袭人,需添衣保暖。入住山谷中的度假村,依山傍水,古朴恬静。夜宿于此,但闻虫声唧唧,流水潺潺,交织成一首催眠曲,引人入梦。在这里,你可享受“盛夏平均气温23℃”的凉爽,体验“返璞归真”的乐趣。
初秋的红河谷,既有夏末的余温,又有秋日的清爽;既有浓绿的重彩,又有初红的点缀。这时的山谷,不像盛夏那般喧闹,也不似深秋那般萧瑟,而是处于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之美。人生得意处,未必在远方,有时就在眼前这红河谷的初秋里。不妨走进红河谷,在诗意的山水间,邂逅一场浪漫的自然之约。(供稿:眉县文旅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