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西乡县文化馆图书馆举办第九期诵读活动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为传承先辈精神,西乡县阅读朗诵协会联合县科协、县教体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总工会,共同组织了“国之脊梁”诵读教育活动。这里有40位脊梁人物的精神缩影,有跨越时空的信仰回响。

西乡县阅读朗诵协会《脊梁语》栏目特邀本县中、小学学生,老师、机关干部及各行各业朗读爱好者担任朗读者,师生干群齐发声,共读脊梁敬英雄。

脊梁语

本期朗读者:刘思彤,朗读内容:《国之脊梁——彭桓武》。

刘思彤:彭桓武,西乡县文化馆图书馆,11分钟

朗读者介绍

第九期

IMG_256 刘思彤,女,西乡县莲花小学学生。

彭桓武

IMG_257 IMG_258

周培源碜盾中年龄最小的得意门生

母亲在怀彭桓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睡觉,梦见了一头大熊。孩子出生后,便取名为彭梦熊。后来,看小梦熊体弱多病,父母又将他改名为彭兆熊,希望他能像熊一样拥有强壮的身体。

上学后,小兆熊很喜欢读课外书,特别迷恋《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和《说岳全传》里的岳飞,便自己改名为彭飞,立志也要像两位“飞英雄”一样,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上高中时,他再一次改名,从两位偶像的谥号中各取一个字--张飞的谥号张桓侯中的“桓”岳飞的谥号岳武穆中的“武”。之后享誉国内外物理学界的名字-彭桓武,就这样诞生了。

彭桓武从小体弱多病,才智却很惊人。读书时连连跳级,16岁就考上了清华大学。正是在清华大学,彭桓武遇到了他的第一位恩师--周培源。

当时,周培源在清华大学开设了广义相对论课程。他早就注意到班上有一位清瘦的男生,年龄最小,成绩却是门优秀,他就是彭桓武。

大四时,周培源成了彭桓武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当彭桓武交上论文选题《地球上单摆的摆动周期是多少》时,周培源有点失望:“你理论物理基础好,又听了我这么多节广义相对论课程,论文为什么不考虑写一下广义相对论呢?”

彭桓武嗫嚅着说:“我想研究得更透彻一点后再写。

没想到这一耽搁,就是大半辈子。

大学毕业后,彭桓武成了周培源的研究生。有一天,周培源批改着彭桓武的论文作业,改着改着,他突然放下笔,感慨道:“你应该找一位更厉害的老师…”

“周先生–”彭桓武话还没出口,就被周培源伸手制止了:“你不用感到不安,学生应该超越老师,不然科学怎么进步?你去英国吧。”

“去英国剑桥吗?英国剑桥大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牛顿就是毕业于剑桥大学。能去牛顿学习生活过的地方,这可是彭桓武梦寐以求的啊!可是,周培源却坚定地说:“不,去爱丁堡大学,因为马克斯·玻恩教授在那里。”

就像是接力赛一样,周培源先生将自己的爱徒送到了玻恩教授的手里,让他接力培养。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教授马克斯·玻恩便成了彭桓武的第二位恩师。

玻恩教授的第一位中国弟子

玻恩教授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而彭桓武是他的第一位中国弟子。每星期玻恩教授都会安排一次讨论会,会上,学生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玻恩教授总是微笑着一一作答。

有一次讨论会上,大家谈起了广义相对论。正当同学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彭桓武突然问了一个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要搞’广义相对论’?”

场上霎时安静下来。大家关注的都是广义相对论中那些深奥难解的议题,谁都没想过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去研究广义相对论。可彭桓武想到了。他一直牵挂着“拖欠”周培源先生的论文,那么,就从源头开始,一点一点将广义相对论研究透彻。

“这还要从牛顿说起。”玻恩教授赞赏地看着彭桓武,开娓娓道来,“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理论成为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后,100多年来,无人敢质疑。一直到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发现,牛顿的理论体系同新事物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现象,如宇宙结构、光电效应等就无法用牛顿力学理论加以解释。科学家们虽然感到很困惑,但都囿于牛顿理论的权威性,不敢有所突破。只有爱因斯坦敏锐地捕捉到了物理学新理论产生的时机,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样,宇宙中的新事物就有了新的理论基石。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狭义相对论建立起来之后,科学家们又发现,牛顿的引力理论无法适配狭义相对论。也就是说,狭义相对论与牛顿的引力理论之间产生了矛盾,所以,爱因斯坦又创造了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用狭义相对论挑战了牛顿,而广义相对论又突破了他自己。”彭桓武接话道。

“是的,科学研究就应该不畏权威,勇于创新,就像爱因斯坦那样。”玻恩教授的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打在了彭桓武的心上。

不久后,玻恩教授替彭桓武拟好了论文的方向。彭桓武一看,愣住了:玻恩教授给自己定的论文是固体量子理论方面的,这并不是玻恩教授的研究领域。

“是的。”玻恩教授看到彭桓武疑惑的眼神,点头并解释道,“虽然固体量子的研究我不会做,但你可以尝试做。让学生超越自己,是导师的终极目标,不是吗?”

彭桓武欣然接受了挑战。毕业时,他顺利提交了论文《电子的量子理论对金属的力学及热学性质之应用》。但其中有一块内容是计算金属原子热振动频率,彭桓武一时无法得到结果,这就又欠下了玻恩教授的论文债。

学成回国后,彭桓武决心接过两位恩师的精神火炬,再传递给他的学生们。有一次,研究生们提出关于等离子体和半透膜的选题,这两个问题牵涉到力学、电学、统计物理学、化学等多方面知识,十分复杂,但很有意义。学生们想研究,但又有点担心攻克不了。彭桓武呵呵一笑,风趣地说:“我也不懂等离子体物理,你们自己读书看文献,读懂了教给我。至于如何解决问题,就靠你们自己去钻研了。你们不用感到不安,学生应该超越老师,不然科学怎么进步?”是的,这是他的恩师周培源先生说过的话,顿了一顿,彭桓武又补充道:“让学生超越自己,是导师的终极目标。”这又是玻恩教授说过的话。彭桓武像当年两位恩师鼓励自己那样,给学生们打气鼓劲。

到了耄耋之年,彭桓武终于觉得自己积攒了足够的“本钱”,可以偿还两位恩师的论文债了。他奋笔疾书,写了两篇论文,补上了师从玻恩教授时毕业论文上的缺憾;又发表了题为《光发射和传播中的引力效应》的研究论文,献给老师周培源先生。彭桓武总算兑现了他欠了半个多世纪的“还债”诺言。

2001年,彭桓武出版了自己的诗文集–《物理天工总是鲜》,展现了一位物理学家的赤子情怀和多方面才华。(供稿:西乡县文化馆图书馆)

责编:李凯琴

编辑:汪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