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聚焦

岚皋县四季镇:元宵节“花式”活动送温暖 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

“党组织的问候让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游子’感受到来自家乡的关心,倍感温暖。”春节前,在接完党支部书记慰问电话后,在广东省务工的黄村坝村流动党员张莎莎又收到了《致后柳镇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她不由得感慨道。石泉县后柳镇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关怀难到位等问题,积极摸索和创新管理办法,以“点线面”多维发力,推动流动党员管理走深走实,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

掌握实际信息“基本点”,厘清“底数账”。依托陕西省党建信息化平台,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通过“网格排、电话访、微信联、入户查”等方式,全面摸底、精准联系、掌握实况,采取“八个一”教育管理方式,按照“一人一档、一村(社区)一表”,建立“一支部一台账”15张,签订管理协议书56份,动态逐月更新联系记录登记表,开展走访入户200余次,有效实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确保流动党员悉数“归巢”。

紧扣教育管理“联结线”,建好“充电桩”。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党组织绷紧“责任弦”,贯通“线上+线下”双线渠道,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网络党支部微信群等载体,采取“集中+自学+送学”多种方式,每月定期开展网上教育培训活动,转载党务知识等学习资料。2024年以来,通过开展“邮寄送学”活动,寄送党员学习书籍40余册,先后推送理论文章、时事政策等1000余条。同时,开展年末“送学上门”活动,利用走访入户、院坝会等方式,线下精准送学30余次,为流动党员集中“补课充电”,确保每一位党员不掉队、不漏学。

拓展关心关爱“服务面”,打造“暖心港”。以“心系需求、情牵冷暖”为工作原则,建立“1+N”结对联系机制,由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对接联系流动党员,着力提升服务的精度与温度。通过定期走访、电话慰问、微信交流等多种方式,一月至少联系流动党员1次,流动党员每半年至少汇报思想动态1次,以此传递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外信息广、见识多的优势,各党支部利用春节等时间节点,召开“茶话会”“座谈会”5次,邀请流动党员分享“务工经”,引导流动党员走出“小家”,融入“大家”,以自身优势为家乡发展注入“红色动能”。2024年以来,全镇先后有5名流动党员返乡创业,辐射带动6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非遗社火巡街点燃幸福年

“多喜乐,常安康”,此六字简短话语,承载着千年的美好祈愿。2月10日,汉滨区兴安路进行了一场盛大的社火巡街表演,将这质朴的祝愿转化为一幅生动鲜活的市井繁华图景,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

“秦巴冬暖·安康过年” 活动为社火表演注入了蓬勃生机。活动当日,兴安路迎来数万民众,现场人潮涌动、摩肩接踵。民众们眼中满是期待,有的踮起脚尖翘首以盼,有的手持手机准备记录精彩瞬间。置身其中,亦能深切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氛围,满心期待着社火表演开场。身旁一位老者激动地说道:“期盼已久,就等着看这场热闹非凡的表演!”

14时30分,激昂的锣鼓声骤然响起,表演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安康各县(市、区)的18支民间表演队伍依次排开,陆续进行展演。采莲船在舞者的操控下,仿若在水面悠然行进,“采莲女”眉眼间笑意盈盈。观赏之际,不禁暗自赞叹:“这采莲船制作精美,仿佛将江南水乡的温婉风情都带到了此地。”百余名儿童组成的腰鼓队,表演欢快激昂,他们身姿灵动,左摇右摆,充分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秧歌舞表演中,表演者笑容灿烂,手中彩绸肆意飞舞,其中“最美夕阳红”表演团队尤为引人注目。团队成员虽已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尽显活力。身旁观众不禁感慨:“这些长者活力满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舞龙表演无疑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堪称全场最为精彩的时刻。随着一阵急促且震撼的锣鼓声,一条金黄巨龙从远处蜿蜒而来,其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夺目光芒,龙须随风飘动,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舞龙者身着统一服装,步伐矫健,配合默契,手中木杆随着巨龙的舞动而灵活翻转。巨龙时而迅猛地昂首腾飞,似要冲破天际,引得人群中阵阵惊呼;时而又如闪电般俯冲而下,气势磅礴,围观群众的目光紧紧追随,一刻也不敢移开;时而盘旋游走,蜿蜒曲折,人群也随着巨龙的走势而涌动,现场的欢呼声、呐喊声、掌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小朋友们更是兴奋得尖叫,眼睛瞪得大大的,紧紧盯着巨龙,有的还忍不住跟着手舞足蹈。

人群中,“警骑护卫”英姿飒爽,“状元回乡”热闹非凡,“铁花漫天”璀璨夺目,“醒狮闹春”勃勃生机,“猴王互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孙悟空”上蹿下跳,动作灵活多变,时而模仿猴子抓耳挠腮,时而挥舞金箍棒,各种滑稽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小朋友们被“孙悟空”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还纷纷围上前去,和“美猴王” 合影留念。

压轴节目踩高跷表演登场,“蓬莱八仙”来了,街区瞬间沸腾。铁拐李手持铁拐,步伐稳健,一摇一摆;汉钟离手持芭蕉扇,神态潇洒自若;吕洞宾身背宝剑,举止风度翩翩。他们穿梭于人群之中,做出各种夸张动作,引得周围观众阵阵喝彩。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大人们也笑容满面,人群中不断传来“这表演太精彩了”“有趣有味”的赞叹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滨区委宣传部在统筹策划元宵活动方案时,独出心裁地推出 “百名优秀文旅推介官看社火”专题活动,对安康进行宣传推广,为蛇年新春增添了别样的欢乐氛围。

上门服务查实情 同心解难暖民心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进程中,镇坪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坚守“贴心服务”理念,积极作为、贴心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

春节前夕,县内某镇一名理发经营者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申请办理公共卫生许可证。工作人员审核后除卫生检测报告外其他申请材料符合要求,按照容缺受理及镇坪县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办理机制,申请人填写规定期限内补交卫生检测报告承诺后,工作人员先行办理了该许可证。

然而,在临近承诺期限时,申请人却反馈无法按时提交检测报告。镇坪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得知情况后,迅速与属地镇及申请人取得联系,立即启动“上门服务”模式。经深入沟通了解到,申请人因身体不适导致经济压力骤增,加之与检测机构沟通存在障碍,致使检测报告未能出具。工作人员在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不履行承诺的后果后,联合镇村力量,明晰解决路径,对接检测机构,开展帮办代办。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检测报告顺利提交,审批流程得以闭环。

此次事件的圆满解决,是镇坪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优化服务的有力见证。该局既严守依法依规办事的底线,又切实为申请人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了服务有温度、审批有力度。

宁陕住建为民解忧办实事

1月13日,在宁陕县城关镇人字桥廊桥一侧,3名戴着亮黄色安全帽的工人正在维修灯具设施,这样的工作场景在宁陕县城的各个街道上随处可见。

“原有路灯因使用时间长,灯杆锈蚀、亮度不足、线缆老化、灯具开裂破损等问题逐渐凸显,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宁陕县城区道路照明段工长余思涛介绍:“城区原有路灯已更换为10米的LED路灯,外形更加时尚,照明效果更佳,节能环保,能更好地方便群众的出行。”

据了解,自2024年11月中旬以来,宁陕县住建局启动实施县城主次干道照明设施及景观亮化工程,覆盖城区子午路、迎宾大道、长安东街、长安西街等主要街道以及公园广场的照明设施改造提升,旨在改善城区的道路照明条件,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随着夜幕降临,迎宾大道路上的新路灯犹如繁星点点,闪烁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家住宁陕县城关镇迎宾大道附近的陈阿姨站在新安装的路灯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她开心地说:“以前这条路晚上九点过后昏暗不明,如今新路灯安装后,道路明亮如白昼,我们走路都安全多了。”同样感受到这一变化的不只是陈阿姨,家住子午路的李先生也表示,孩子晚上回家更加安全了。

“更换新的路灯是小事,解决民生实事是大事。群众满意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宁陕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辛长生介绍,此次县城亮化工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包括河堤灯带改造、道路灯光照明和重要建筑灯带加装;第二阶段则涉及安装灯光水秀和高速路口发光字。

一盏盏路灯,是服务群众、情系群众的生动写照,也是进一步推进县城功能与品质提升的真切刻画。

敬老院里情意浓

1月28日,大年三十,温暖的阳光洒满在汉滨区早阳镇敬老院里,不少老人正惬意地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他们身上也被晒得暖意融融。此时敬老院一楼厨房里,热火朝天,工作人员正忙着为老人们准备丰盛的“团年饭”,餐厅的案板上早已整齐地摆满荤素搭配的8个凉菜。

中午11时许,敬老院门前驶来一辆黑色的小车,老人们的目光齐刷刷被车上下来的人所吸引。“大家好!我们来给大家拜年啦!”刚走进院子,早阳镇党委书记金鑫等一行人热情地向老人们打着招呼。

“走!咱们慢慢走到餐厅里来,我们一起吃个团年饭。”金鑫笑着对老人们说。走进餐厅,八凉八热的菜已端上了桌,餐厅里弥漫着浓浓的饭菜香味。待老人们都落座后,镇上的干部拿着红包,逐个向老人们分发红包。“来!这是给您的红包,祝您老健康长寿,过一个开心的春节!”金鑫一边给老人递红包,一边送上新春的祝福和问候。“谢谢金书记,也祝你们春节愉快!”67岁的冯尚俭接过红包后高兴地说。

“今天是年三十,我们来给大家拜年啦!祝愿大家健康长寿,开开心心!来!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金鑫端起茶杯,频频向老人们举杯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此时的餐厅里,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气氛,碰杯声、祝福声、笑声不断,久久回荡在小山村里。

“早阳镇敬老院自2019年建院以来,镇上干部已经连续6年到敬老院和老人们一起过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老人的心里。今天,我们还为81位老人每人都准备了一套新衣服和一箱牛奶,让他们能开开心心过一个舒心的春节。”早阳镇敬老院负责人介绍道。

巴山秋池玩冰雪 欢乐新春别样游

IMG_256

景区游客如织

位于安康岚皋的巴山秋池景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开展“巴山秋池冰雪嘉年华”活动,让游客们在欢歌笑语中畅玩新春。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巴山秋池冰雪大世界景区,游客们在雪道中飞驰而下,享受着冰雪运动的激情与快乐。伴随稚嫩的嬉闹声,“雪地八爪鱼”携带孩童们围绕着场地旋转,陪同的家长们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欢乐的时刻。在景区另一侧的“时光隧道”集市里,游客们一边观赏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一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这是我第一次来巴山秋池,我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雪场很大,一进来有个玫瑰墙,非常漂亮,我在那里拍了很多照片。我觉得这里建设得也很好,景色也很好,吃喝玩乐都还不错,我以后还会再来的,还会推荐给我身边的好朋友们。”来自安康的游客汤女士说道。

据了解,巴山秋池冰雪大世界景区位于岚皋县四季镇境内,总占地约5万平方米,景区内滑雪场有单、双板雪板450套,另有冰雕艺术长廊、隧道集市、雪地摩托、冰上自行车等项目,是陕西南部融游览观光、滑雪体验、文体娱乐、特色商贸于一体的冬季游玩胜地。

自2024年12月20日开园以来,巴山秋池冰雪大世界景区共开展“飞儿乐队巴山雪地演歌会”、“巴山秋池·隧道营地”跨年露营体验、“冰雪造浪”电音节等200余场常态化节目演艺活动,经营收入达到140.6万元,游客量2.08万人次。

“春节期间,我们通过对景区周边的道路以及景区门口停车场进行专人维护、规劝引导游客有序入场,景区内众多游玩项目增设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维护、对景区内食品摊位进行卫生、价格督查,增设观光电梯、开设‘时空隧道’24小时提供暖气,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愉快的游玩体验。”景区工作人员梁健说。

汉阴县总工会心系户外劳动者

近日,汉阴县总工会在工会驿站税务局站开展“户外劳动者服务日”活动。

活动现场,县总工会在驿站设立了多个服务站点,为环卫工人、外卖员、司机、交警等户外劳动者提供驱寒茶、公益理发、职工法律咨询、发放“社区食堂优惠卡、发放“暖冬礼包”等志愿服务。同时,活动还邀请了医疗团队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医生们耐心解答劳动者们的健康问题,并给予实用的健康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寒冷天气下的工作挑战。

“这两天很冷,户外工作很辛苦,但是工会给我们提供了温暖的姜茶、慰问品和爱心卡,很暖心,也很实用。”参加活动的美团外卖员丁青山满脸喜悦地说。

据了解,本次活动县总工会共筹资2万余元,采购有暖宝贴、护手霜、棉手套等400余份的暖冬物品,并邀请县妇幼保健院专家医生、志愿者理发师和工会签约律师为广大户外劳动者进行健康义诊、免费理发和法律政策咨询。

元宵节“花式”活动送温暖

2月11日,在岚皋县四季镇敬老院院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中,一场“元宵喜乐会 情暖老人心”的敬老活动拉开帷幕。

“为了办好这次活动,干部职工及家属提前排练节目,就想让老人们开心、快乐地过个不一样的元宵节。”敬老院职工陈平介绍。

活动中,歌伴舞《感恩的心》、舞蹈《弟子规》、独唱《自由飞翔》等节目一一上演,老人们一边吃着水果糕点,一边欣赏演出。七旬老人储茂炳现场演唱红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阵阵掌声、喝彩声。在节目表演中,还穿插着套圈圈、夹乒乓球等游戏,吸引全院老人、职工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活动现场氛围热烈,老人们兴致盎然,享受着游戏运动带来的乐趣。

“虽然我歌唱得不好,但我还是想给大家表演一哈,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好。”储茂炳高兴地说。

此外,现场对评选出的31名优秀院民及“五好”老人进行了表扬,并颁发了奖品。活动结束后,敬老院还为老人准备了可口的饭菜、水果等,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共同欢度元宵佳节。

近年来,四季镇在敬老孝老工作上积极探索,完善并成立老年广场舞队、太极拳队、锣鼓对和唢呐队,利用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孝老敬老活动,不断丰富老年生活,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后,我们将更加注重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组织开展各类爱老敬老活动,以实际行动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不仅实现老有所依,更要达到老有所乐的目标,从而拥有幸福晚年。”该敬老院院长张关菊说道。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春去秋来,又是一冬,距我受组织任命到宁陕县四亩地镇太山坝村任村主任助理已一年有余。回想初到太山坝村时,我被这里丰厚的自然禀赋深深吸引,秦岭山脉绵延起伏,参天古树郁郁葱葱,面对挺拔耸立的秦岭,怀揣着对基层工作的忐忑和憧憬,我的选调驻村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

基层是所大学校,农村是个大课堂。初到村里,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我跟随村干部开启了“地毯式”的走访调研,在这段时间里,全村178户的家门前,都被我用双脚丈量了一遍又一遍。正是一次次入户宣传政策,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一回回下到田间地头,认识之前叫不出名字的作物;一同与村干部去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家长里短的争执,都让我的阅历更加丰富、心态更加踏实。我也真正明白了“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所蕴含的大智慧,群众工作不是拥有所谓的满腹经纶就能够做得游刃有余,在基层这所学校中,我还是一名懵懂的“小学生”。群众的生活智慧和经验是超前的、镇村干部的工作技巧和方法是管用的,这些都需要我慢慢学习、慢慢参透。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驻村以来,虽未曾做出轰轰烈烈的成绩,但也为乡亲们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小事,在汛期提前转移灾害隐患点威胁农户16户37人、步行近10公里为群众运送生活物资、协助农户申请避灾搬迁资金4户60万元、每周看望1次卧病空巢老人、帮助蜂农打开蜂蜜销路销售400余斤增收1万余元……这些看似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对于受益的群众而言,这都是关乎家庭和生活的大事。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从踏上驻村之路的那一刻起,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行路难,多歧路”这种对于人生道路的困惑和疑问,志与实的巨大落差,让我时常陷入迷茫,反复问自己何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在困惑之际,我看到了基层干部群众鲜活、饱满的一面,有子女长年外出务工,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瘫痪老伴的老婆婆;有洪灾过后抢修自来水管道至深夜,努力展开自救的村民;有东奔西跑、修桥建路,兢兢业业为村民付出20多年的老支书;有利用自己特长整合资源,向农户发放枣皮苗,发展枣皮近300亩的驻村第一书记……在工作面临种种挑战中,我看到了基层群众自强不息的生命力,也领悟了新时代基层干部不负众望、敢做“苦行僧”的勇气和担当,这给了我很强的精神指引。基层虽困苦,却是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并肩而立,身处其中,应当要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坚定觉悟,更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韧品质,努力发光发热,在平凡的岗位中谱写不平凡的篇章。

这一年来,我步履不停,通往群众家里的路,我越走越熟;通往群众心里的路,我越走越亲。村民们也用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好评”回应着我,对我的称呼也从初入村门时的“小伙”到后来口中的“小李”,这一字的转变,让我的为民初心更加笃定,为民步伐更加坚实。(余倩 陶敏)

责编:谷可

编辑:李欣阳

(来源:安康日报)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