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机上的指示灯由绿变红,发出高频刺耳的警报声,护士闻声赶来,为病人测量血压、检查管路及透析机参数。患者身体略显消瘦、面色憔悴,确认一切正常后,护士继续守护病人,直到患者安全下机。张女士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黄陵医院血液透析室坚持了10年,书写了人生路途上的生命奇迹。
医护温暖守护给予她力量
10年前,张女士因肾小球肾炎患上肾衰竭,从此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黄陵医院开始了漫长的血液透析之路。刚开始透析时,张女士的情绪也很低落,医护人员不时地给予安慰和开导,主管大夫寇建雄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她正确认识肾衰竭,正确看待血液透析,让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两周透析五次,一次4个小时,因为没有家人陪伴,总是护士们跑前跑后照顾她。
她成为病友精神上的榜样
时而久之,她的“心态乐观,很自律,治疗依从性高,还经常帮助和开导其他的病友。”这是医护人员对她的印象。与透析相伴10年,张女士也成为血液透析室这个温暖大家庭中的一员,把这里的医护人员当成亲人,她的积极、乐观也感染了很多人,成为病友们精神上的榜样。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心情好后,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每次来透析时,脸上总是挂着笑,热情地跟医护人员和病友打招呼,如果不是躺上病床,根本看不出她竟是一名有十年透析史的老患者。
10年来,在医护人员的关心照顾和规范透析治疗下,张女士的病情也比较稳定,张女士激动地说:“感谢医护人员这么多年对我的精心照护,在生活和精神上给了很大支持,让我的心态也变得年轻。我有勇气,和你们一起坚持战胜病魔。”现场温馨的气氛和场面也感染了在场透析的病友。
治疗是敬畏生命,微笑生活是超越疾病,帮助他人是治愈自己”
她常对新病友说:”别怕,我们只是需要多洗几次‘生命滤芯’,你看,我这十年照样看着孩子考上大学,陪着父母安享晚年”。
在这个距家只有40分钟的县级医院,张女士用十年光阴诠释了什么是“医患共治”的奇迹。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医疗技术可以突破地域界限,病痛无法定义人生边界,希望永远生长在坚持的土壤里。(通讯员 王翠英)
责编:谷可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