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化的当下,黄陵县阿党镇人大紧扣时代脉搏,以群众需求和向往为重心,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以“三个转变”为发力点,探索服务渠道、破解工作难题、创新工作模式、厚植为民情怀,用优质服务、为民行动讲好新时代人大故事。
以学铸魂强根基,从“被动倒逼”临时学向“主动计划”系统学转变
阿党镇人大着力解决部分代表理论知识少无法满足服务群众需求、遇到问题才去找法规、找资料学习等问题。通过搭建“线上 + 线下”立体化学习矩阵,每月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理论课堂 + 业务实训”双轨学习。加强学习培训,制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围绕法律法规、人大业务知识、乡村振兴政策、农技科技、民法典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利用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打造“指尖上的学习平台”。代表们从过去等待任务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带着问题主动钻研、联系实际系统思考,为镇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真正实现以学促知、以知促行。
俯身为民践初心,从“机关办公”常规工作向“田间地头”优化服务转变
阿党镇人大着力改变坐在机关办公室等待群众上门等问题。通过建立“代表联户连心”机制,要求每位代表常态化下沉村组,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听民声、察民情,将“上访”变为“下访”、把接待“听取”变为主动“询问”。固定每周走访群众不少于6户,每月不少于30户,代表们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群众关切问题,开展“板凳议事会”“地头座谈会”“广场讨论会”,现场收集诉求并建立台账。2025年以来,代表们累计走访群众760余户,解决灌溉用水、道路修缮等民生实事11件,推动工作重心从“机关化”向“服务化”转变,让人大工作深深扎根于群众土壤之中,使得群众对人大工作有了新的赞许和期盼。
多维监督提质效,从“单一抓手”推工作向“多元载体”强质效转变
阿党镇人大着力破解监督工作局限于坐在办公室问进度、问数据,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进展进度和汇报材料、对比图片等问题。积极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建立汇报机制。镇人大每季度向党委汇报一次进展情况,及时向党委了解工作措施、进展和政府工作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每月与政府主要领导沟通重点工作。定期对党委安排的工作跟踪问效看进度。通过“现场视察 + 跟踪问效 + 满意度测评”闭环模式,对乡村振兴资金使用、项目建设、果业发展等重点领域进行动态监督。实行各部门向人大主席团“工作一线谈落实”。镇域内各单位、各部门及部分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人每半年向镇人大主席团进行一次履职述职评议。此外,开通“线上监督直通车”,利用微信收集群众意见,推动监督工作从“单向发力”转向“多方联动”,不断促进工作落实落地。
黄陵县阿党镇人大抓实抓好“三个转变”的生动实践,不仅展现了基层人大工作的创新活力,更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转变的是风气、是态度、更是工作的力度,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有渠道反映问题、有解决问题的盼头”,使得群众看到了镇人大落实工作的决心、感受到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情怀、体会到了人大工作带来的成效。(供稿:黄陵县阿党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