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男,1991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兴平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白雨同志以“四基四化”建设为总抓手,锚定“建强队伍、规范执法、智慧赋能、服务民生”目标,推动执法工作从“基础薄弱”向“标杆示范”跨越。先后2次荣获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先进工作者,他带领的大队被确定为全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县级示范观摩单位,先后承办省、市级示范观摩活动,为区域执法水平提升树立了标杆。

白雨在咸阳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示范观摩会上做经验交流
铸魂强基,锻造执法铁军。以“三维预警”模式筑牢队伍根基,破解基层执法“能力短板”。党建引领聚合力,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建立每月学法、季度“执法大讲课”、年度练兵比武机制,48名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实战训练提本领,聚焦现场检查、调查取证等全流程开展模拟训练,强化执法记录仪、智能终端等装备应用,打造“懂法律、会操作、善处置”的专业队伍,执法精准度提升40%以上。
固本提质,重塑执法形象。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让执法阵地“亮起来”“严起来”。功能升级强保障,投入130余万元建成调查询问室、警示教育室等专属区域,配备数据采集站、智能移动执法车等设备,实现执法全程可追溯,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形象重塑树权威,严格执行省厅标准,统一执法场所标识、车辆涂装和执法服装,打造“标识统一、行为规范、群众认可”的执法新形象,群众对执法工作满意度达98%。
刚柔并济,守牢民生底线。以“精准执法+柔性服务”守护行业安全,破解“监管难、治理散”问题。铁腕整治护秩序,针对非法营运、出租车宰客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采取“定点检查+流动巡查”模式,2024年查处违规行为200余起,客运市场投诉量下降60%;严查危运企业资质、维修企业危废处理,消除安全隐患130余处。温情执法显温度,推行“首违免罚”机制,梳理24项轻微违法免罚清单,通过审查小组研判,实现“教育为主、处罚为辅”,近年保持零行政复议、零诉讼记录。

白雨带队对客运车辆进行执法检查
科技赋能,驱动智慧转型。以信息化建设打破“传统执法壁垒”,构建“数据跑路代替人员跑腿”新格局。智能监管全覆盖,推广省级执法综合管理系统,建成数字化档案室和智能指挥平台,实现重点路段、企业实时监控,非现场执法案件占比达35%。移动办案提效能,依托智能车载终端,实现“检查-取证-文书”现场办结,执法效率提升50%,形成“数据实时传、流程全留痕、协作高效率”的执法闭环。

白雨向观摩团讲解指挥中心功能及科技执法赋能工作情况
守土尽责,筑牢安全防线。以“常态化巡查+应急处置”守护路网畅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2023年以来,全域排查除隐患,常态化巡查县乡公路,校正增补安全标识80余处,清理遮挡树木120余处,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应急响应强实战,完善应急预案,开展雨雪天气保通、危运车辆泄漏处置等演练6次,成功处置突发事件10余起,确保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交通零事故。(戴乐、唐晨、贠鹏)
责编:刘迪
编辑:刘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