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平利县西河镇:“清莲学堂”为留守儿童开讲

11月8日,秦岭深山的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西河镇,一座深红色建筑面池而居,背靠着黛色远山,门楣上“清莲”二字遒劲有力。

IMG_256

拾级而上,就来到二楼的“清莲学堂”。轻轻推开清莲学堂的木门,25岁的西河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阮书旖正在讲台上捧书踱步,掌心轻拂泛黄书页,悠然吟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诵罢,台下20余名孩童的诵读声便齐齐响起。

“‘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咱们‘清莲学堂’和‘清莲书屋’的名字,就是源于这句古训。”趁课间休息的间隙,阮书旖对记者说,“这不仅是对传统廉洁风骨的传承,更是我们做基层文化强基工作的初心——要让清廉正气浸润每一位村民和孩子的心田。”

西河镇共有数百名留守儿童,假期陪伴缺失、成长引导不足曾是乡村治理的突出短板。留守儿童的假期,谁来陪伴?成长中的迷茫,谁来疏导?乡村治理的短板,又该如何补齐?这些都曾是西河镇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而“清莲学堂”的应运而生,恰是为破解这数百名留守儿童的困境而来。

“在‘清莲学堂’可好玩啦!我能学习最喜欢的书法,写累了就跟小伙伴一起做作业,不会的题还能问老师或同学,做完作业就一起玩捉迷藏,超开心的!”12岁的邹刚华开心地说道。

“更好地陪伴孩子们成长,是创办‘清莲学堂’的初心。”西河镇党委书记刘以松介绍,西河镇依托“强基工程”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学堂+自然”的场所优势,利用“退休教师+返乡大学生+干部(干部家属)”人才资源,为孩子们开设以国学经典为核心的特色课程,目前已累计举办30余场国学课堂,覆盖100余名留守儿童。此外,政策宣讲会、读书分享会、书画交流展等活动相继开展,让学堂成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重要平台。

来到一楼的书屋,书架整齐排列,几位村民正低头翻阅图书。书架上摆放的书目众多,从老人爱读的法律读物,到孩子喜欢的绘本故事,再到年轻人需要的农技书籍,应有尽有。

“清莲书屋”依托平利县图书馆馆外服务点的身份,搭上“文共体”建设的快车,通过“点单配送”机制实现图书资源定期流转更新。自成立以来,从最初的200余册图书到如今品类丰富的藏书规模,从单向图书供给到精准对接群众“文化点单”需求,书屋的成长轨迹正是“强基工程”补短板、强弱项的生动实践。

更具创新意义的是书屋的“群众自治”管理模式。村里从爱书群众中遴选8人担任志愿管理员,大家每周轮流值守,既能完成图书整理、卫生清扫等日常运维工作,又能顺带满足自身的阅读喜好,真正让书屋实现了“群众管、群众用、群众享”的良性循环。

如今,在“强基工程”的持续推进下,“清莲学堂”与“清莲书屋”不仅成为西河镇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成为传播文明、凝聚人心的重要阵地,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温暖的实践答卷。(来源:精神文明报)

责编:刘迪

编辑:王晴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