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黄龙县白马滩镇:“12334”工作法织密防汛防护网 筑牢生命安全堤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短时强降雨天气频发,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黄龙县白马滩镇坚持以雨为令,以汛为号,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压实防汛责任,细化防范措施,创新推行“12334”工作法,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坚决把好防汛备汛“安全关”。

IMG_256

紧扣“一个核心”

锚定防汛“指南针”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关于防汛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通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层层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利用赶集日、防灾减灾日广泛宣传防汛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精准识别预警信号,快速转移撤离群众,切实增强做好防汛救灾和安全防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凝聚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强大共识与行动合力。

深化“两级联动”

拧紧责任“螺丝钉”

构建高效协同的“镇村两级联动”指挥作战体系,成立镇级防汛应急指挥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具体落实,防汛应急指挥部高效运转,统一调度全镇资源力量,应急指挥部成员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响应迅速。同时,压实村级主体责任,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防汛第一责任人,包村领导下沉一线,指导各村完善预案、排查隐患、组织演练、储备物资、妥善安置,实现“镇村联动、上下一盘棋”,让防汛指令高效直达末梢。

IMG_262

聚焦“三张清单”

摸清隐患“明细账”

建立并动态更新“窑洞、地质灾害点、桥梁涵洞”三张风险隐患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控准,加大对辖区内所有居住窑洞的动态管控力度,重点关注老旧、临崖及易受山洪滑坡威胁的窑洞,对已摸排出的129孔存在风险隐患的窑洞封门上锁,逐户签订撤离承诺书,严格落实干部包联到户,明确转移责任人、路线和安置点,坚决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强化“人防+技防”,加大对全镇17处地质灾害点、7处风险区以及50处山洪灾害风险区的监测预警,按照“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的原则,落实专人定点监测,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提高群众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把河长制工作落实与防汛安全工作紧密结合,加大汛期巡河,全面摸排镇域内89座桥梁、61个涵洞的行洪能力和安全性能,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及时清理河道垃圾及阻碍行洪物,让每一处风险都“有账可查、有人看管、动态更新”,从源头筑牢隐患防控线。

实施“三级预警”

筑牢响应“防护盾”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建立“蓝、黄、红三级预警”机制,落实“13161”气象预报递进式会商研判,实现分级分类精准防控,蓝色预警时(小于20mm),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情汛情,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提醒相关责任人做好巡查和准备。黄色预警时(20-50mm),启动应急响应,责任人上岗到位,加密对重点区域(三张清单点位)巡查频次,应急队伍集结待命,做好转移安置准备工作。红色预警时(大于50mm),通过微信群、大喇叭、铜锣等方式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全镇进入紧急防汛状态,指挥部全员在岗,果断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按预案快速转移避险,应急队伍全力投入抢险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IMG_266

夯实“四项保障”

备足应急“工具箱”

以“物资、队伍、通讯、经费”四项保障托底防汛底气,全镇建立8处应急物资储备点,雨鞋、雨衣、救生衣、应急照明灯等应急物资超1000件,与定点五金店、超市及11台大型机械司机签订应急协议,确保紧急时刻后勤供应、机械支援“随叫随到”,与韩城市板桥镇签订防汛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强化区域协作,提高联合作战能力;组建8支共185人的防汛应急队伍,常态化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队伍点验,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应急救援队伍;密切掌握雨情、水情、汛情,镇村9部卫星电话时刻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上传下达,确保隐患能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同时,为消除各村后顾之忧,全力保障防汛救灾各项经费,以扎实的行动、快速的反应,全方位铸牢防汛安全防线。(供稿:黄龙县白马滩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汪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