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安康市市委政研室派驻第一书记常乐:真情帮扶换新颜

村上与省环境信息中心、室(办)约定,8月22日为村里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7名学子举办集体升学礼。这天一大早,未来的大学生及其家属们就来到村委会,院子里显得格外热闹。

说起集体升学礼,要追溯到2018年。彼时全市正深入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村党支部出于以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们举办集体升学礼带动民风向上向善的考虑,与两家定点帮扶单位商定共同举办一项这样的活动,同时也给村上未来的大学生们送去关怀,让远行的学子们始终铭记家乡温暖。从那年起,这项活动就从未间断。8次集体升学礼,先后为村上69名大学生送去了助学金、生活学习用品,这些孩子当中已有32人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反哺家庭,2人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他们也让“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深埋在每名谢坪人心里。

IMG_256

这项活动只是室(办)十二载岁月帮扶谢坪的一个缩影。2014年5月以来,室(办)历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联村帮扶工作,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倾力支持村上发展,五任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接续倾情驻村,与村上党员、干部、群众一起精心谋、扎实干、奋力拼,合力打赢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让1800多名谢坪乡亲同303万秦巴儿女同步昂首迈进小康社会的新时代;2021年以来,我们转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同村里党员、干部、群众一道苦干实干兴产业、优生态、促和谐、美村居,没有一户一人返贫致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人均一亩茶园,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6300余元增长到2024年的18629元、足足增长了3倍。

十二载变迁,谢坪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曾记得,过去村上只有一条年久失修的通村主干道,弯急、坡陡、路面坑洼不平,有的地方一到汛期就成了漫水路,时不时还有山石滚落,影响村民出行安全。针对“行路难、基础弱”的困境,我们会同镇村上下多方奔走、积极争取,不仅将原先唯一的村主干道全部硬化,通组路、产业路也相继建成,实现了硬化路到组全覆盖,今年又新修了一条盘山公路,开辟了关山片区又一出口,形成了谢坪至双龙集镇的环形交通,让群众走上了安全、便捷的坦途。与此同时,网络基站、垃圾池、河堤等也相继建成落地。当第一条水泥路打通之日,沿途群众纷纷感叹“咱再也不用走那‘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烂路了,车都能直接开到院坝里”;当网络基站架通到全村最偏远的营房片区时,组里的百姓高兴说道“在家里就能用一个手机知道全国、全省的事”;当一段段河堤得到新修、加固,沿岸的百姓由衷称赞“把事情办到了咱的心坎里,再也不愁雨天淌水过河买盐打醋咧”。听到这一声声感叹、赞许,我们觉得付出再多也值!

IMG_257

十二载变迁,谢坪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强劲。过去村上没有成规模的产业,大多数村民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增收路子窄,想挣钱只有背井离乡下煤窑、上矿山换些血汗钱,或是进厂“打螺丝”拿点辛苦钱。面对“产业散、增收难”的窘迫,我们发挥职能出主意、想办法,与镇村干部一道动员群众发展多种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成功培育了3个市级、1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和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尤其是在全市首个村级乡村振兴规划的引领下,1200亩标准化茶园郁郁葱葱,林下魔芋、猕猴桃、“八月瓜”、脆李、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漫山遍野的“摇钱树”“金疙瘩”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挣上钱、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好发展势头吸引谢贤丙、朱浩浩等一大批外出务工有成能人返乡兴业兴产,陈思伟、李花等大学毕业生主动回村进“两委”,村班子后继有人,党支部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显著增强。

十二载变迁,谢坪的村风民风越来越和美。过去村上“人情风”较重,大事小事都摆酒。我们协同镇村积极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大力倡导孝义善举,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一约四会”机制,每季度召开道德评议会,评选表彰一批“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致富能手”等典型标杆,示范引领村里风气持续好转,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强自立,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曾经让群众头疼的“人情负担”大幅减轻,“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愈发浓厚,喝酒闹事、扯皮撴筋的情形基本杜绝,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谢坪最亮丽的名片。 IMG_258

集体升学礼结束后,和室(办)同事沿着平整的村道入户走访,行至全村海拔最高、位置最远的苏武平家。刚一到院坝,苏大哥就认出来早几年驻村的同事,像见到老朋友般诉说着最近几年村子和家里的喜人变化。看着苏大哥脸上真挚的笑容,我心里满是感慨,正是有了单位的坚定支持和村班子的齐心协力,我们历任第一书记才能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连着一棒跑,让谢坪村实现了从“穷乡村”到“新家园”的华丽蜕变。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即将离开,但我们将始终不忘与谢坪党员、干部、群众在同甘共苦、携手奋斗历程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只要你们需要,我们定将全力以赴。未来,还有更多十二年,衷心祝愿我们的谢坪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行稳致远。(吴远荣)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