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勉县新街子镇:党建红引领稻穗黄 产业兴托起幸福甜

近年来,在秦巴山下的金色田野间,勉县新街子镇杜寨村正以一幅“党建红引领稻穗黄、产业兴托起幸福甜”的生动画卷,诠释着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杜寨村辖6个村民小组、586户2006人,不仅捧回了“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示范村”“汉中市文明村”等多项荣誉,更用实打实的发展成果,让2.56万元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成为村民幸福的注脚。

党建红:扎根泥土的初心力量

“群众有困难,支部冲在前”,这不是口号,而是杜寨村党支部刻在骨子里的行动指南。金秋时节,当张大爷望着三亩稻谷犯愁、为无人收割心急时,20余名穿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准时出现在田间。天刚蒙蒙亮,他们扛着镰刀、带着工具集合分工,汗水浸透衣衫却挡不住爽朗的笑声。截至目前,这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已帮30余户困难群众抢收稻谷100余亩。这份担当源于坚实的党建根基。杜寨村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建立村“两委”干部领办民生事项机制,解决了饮水、通行等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52名党员联户包片,4名后备力量蓄能,2名优秀本科毕业生返乡助力,还有种养专家定期传技——“富脑袋”与“富口袋”双轮驱动,让“为人民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IMG_256

产业兴:融合发展的增收密码

走进杜寨村,大棚厂房与绿色田园相映成趣。新镇米业、永盛钉业等企业年产值达1400万元,49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火龙果、草莓等特色水果让种植户们累计年增收140万元,“杜香香”菜籽油每年为村集体添收20万元。这里的产业发展藏着“融合”智慧:以“1253”模式打造省部级稻油高产示范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建起智能化植物工厂,预计年产值超千万;与二道河村共建水稻智能化托管基地,年托管土地200亩,年底就能为二道河村分红8万元。从粮油生产到特色种植,从农产品加工到跨村合作,杜寨村把地域优势变成了发展胜势。

IMG_256

乡村美:共治共享的幸福图景

走在杜寨村,柏油路边花木葱茏,农家院里干净整洁。30名专职网格员定期入户,每周二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成了全村习惯,村民从“站着看”变成“自觉干”。村级活动场所拆了围墙变开放阵地,“一厅八室”功能齐全,为民服务清单让办事更便捷;整村道路、沟渠修缮一新,绿色底蕴里的乡村画卷越绘越美。如今的杜寨村,正融入新街子镇“一街四园一站一中心”乡村振兴示范区,朝着“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整洁、公共服务一流、产业发展兴旺”的目标快步前行。

IMG_256

金色稻浪里的红色身影,既是丰收的守护者,更是振兴的先锋队——在这里,党建引领的力量正让每一寸土地都充满希望,每一户人家都奔向更美的生活。(供稿:勉县农业农村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雷娜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