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山阳县延坪镇:但躬身种茶去

这是延坪的原野:犁烨翻起新泥,河溪春水汤汤;

这是枫树的土地:麦苗刚刚泛青,山峦茶树萋萋。

位于延坪镇正西部方向的枫树村,依山傍水,满眼碧绿,“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优越而又特殊的地理条件也造就了当地茶叶的味甘清甜,小小一片茶叶变成了这里的致富“法宝”。3月以来,当地气温上升,光照充足,有利于茶树萌发生长,茶芽内含物积累更加充分。经过古法炒制,冲泡出的茶,汤色碧绿、茶香袅袅、可过四水而味犹存,饮之清心神、凉肝胆、涤热消炎、明目清肝,受到全县人民的广泛喜爱。

“枫树茶的由来源于上世纪70年代。1974年,我的父亲、时任枫树村村支部书记的余美才(已故)一天在上山干活休息的间隙,发现了两棵茶树,身为村支部书记的他当时就对这两棵茶树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时全村并没有人种茶树,他发现的这两棵茶树经验证是两棵野生茶树。‘野茶树可以自己在这里生长,那么是不是说明我们这里的地理条件适合种植茶树?’伴随着这个疑问,我的父亲余美才在与当时的村班子成员认真商讨后,先是到县里请来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取证,在得到专家们肯定枫树村独特而优越的地理条件适合茶树种植生长的结论后,父亲决定正式带领广大村民开展种植茶园、发展茶产业的探索。通过多次外出学习,广泛开展讨论,认真汲取建议,1976年,父亲决定带领村民们凭着双手开山凿石、垒石造地,修建梯地茶园,誓要摆脱枫树村因山多地少而带来的贫困境遇,带领广大村民创业致富。茶园修建以后,制茶卖茶就成了村里最大的难题,父亲通过创建并个人承包延丰茶厂,彻底解决了村里制茶卖茶的难题。2015年,枫树村的茶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生产销售也在慢慢走上正轨,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同时也为了枫树村茶产业的更好发展,在延丰茶厂的基础上,我注册成立了山阳县红枫茶业专业合作社。”余毕福在回忆中声情并茂地说道。

三代人薪火相传,三代人筚路蓝缕。穿越岁月沧桑,道路在脚下延伸;历经风雨考验,命运在手中掌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枫树村第一代种茶人,我的父亲,曾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枫树村第二代种茶人,我本人曾被评为“商洛市劳动模范”;如今,枫树村第三代种茶人,我的儿子余忠成和余忠水,也将从我的手中接过枫树村种茶人的接力棒。站在新的发展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时间不等人,我们父子将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在奋斗中谱写属于我们枫树村一代代种茶人的华彩乐章。”余毕福充满斗志的说道。

四十载风雨洗礼,四十载岁月沧桑。四十多年的探索、四十多年的奋斗、四十多年的积累,才有了如今的山阳县红枫茶业专业合作社。今天余毕福领导的山阳县红枫茶业专业合作社,拥有标准化茶园基地5200余亩,生产制造厂房26间,专业制茶员工30余人,高中档制茶机械40余台,茶叶基地平均分布在村内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之上,旗下拥有天竺翠峰、天竺红茶、天竺仙毫、延坪绿茶等多款主打产品。现在,站在新的起点上进行持续性高质量发展,余毕福的心中更多了一份坚定自信,多了一份睿智从容。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我们红枫茶业专业合作社将继续秉承一体化发展、生态优先经营理念,着力打造“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多元一体的股份制开发绿色企业。在茶叶的整个生长、采摘和加工过程中都始终做到零添加、零污染,出厂产品均为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踔力带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奋力打造新时代山阳茶业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余毕福满怀信心地说道。

瞧,春天里的枫树茶园,千顷新绿、万亩锦绣,既是“领头雁”的天地,又是“主力军”的舞台。

瞧,春阳下的枫树人民,朝阳日暮、满载而归,既望得见山、看得见茶、记得住乡愁,又创造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新时代胜景。(范淼)

责编:杨阳

编辑:柳清扬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