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金叶飘香。当前,洛南县古城镇7100余亩烤烟已进入烤烟采收烘烤的黄金时期,一座座烤房里升腾起缕缕清香,将田间翠绿的烟叶“镶”成一片金黄,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走进周岭村的烤棚区,一座座现代化烤房整齐排列,烟农们正熟练地整理刚采收的烟叶,手指在叶片间灵活翻飞,不一会儿便将烟叶整理得叶梢齐整、烟梗对齐。稍加按压,一杆烟叶即巧妙成型。烤房中央,挂烟架已搭起大半,烟农站在梯子上挂烟,动作娴熟。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空气中弥漫着烘烤带来的焦香,一串串金黄饱满的烟叶正在这里实现着它们的“华丽蜕变”。
种植大户杨百锁介绍道:“今年我种了118亩烟叶,五月时政府及时协助灌溉,烟叶长势很好。目前正全面采收,从育苗到烘烤,雇了30多名群众帮忙,预计下个月全部完成。”他坦言,种烟虽然辛苦,但政策稳、服务优、收购有保障,这些“金叶子”就是乡亲们稳当当的“钱袋子”。
烤烟产业不仅是种植户的“致富经”,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增收渠”。从育苗、移栽、田管,到采摘、烘烤、仓储,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让无法外出的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心愿。在烟田务工的何爱芳满意地说:“从育苗到烘烤我都在这里干活,一天收入80多元,不怕风吹日晒,离家里近,照顾老人、孩子也方便,还不耽误做饭。”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烟叶既是烟农致富的“黄金叶”,也是村集体经济的“压舱石”。周岭村党支部书记张项芹表示:“我们村有1300余亩烤烟,可带动286户群众实现户均增收6500元,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可观收益。”今年,村集体经济依托烟叶产业,预计增收3万元。
一片片金色的烟叶,承载着烟农丰收的希望,也映照着古城镇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下一步,洛南县古城镇将持续加强烘烤阶段的技术指导,周密组织烟叶收购,切实保障烟农收益,全力推动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供稿:洛南县古城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汪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