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始终将解决欠薪问题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系统谋划、综合治理、精准施策,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顽疾,强化全过程精准监管,大力推进欠薪问题源头治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格局,提升治理效能。紫阳县持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工作实效。建立由人社部门牵头,住建、交通、公安等多部门参与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明确监管责任与信息共享要求,形成治理合力。联合相关单位对新开工项目开展定向排查,重点核查工资保证金缴纳和工资专户设立情况,严格落实“开工一户、监管一户”要求。今年以来,已对40余个新开工项目开展了排查,发现问题5个并已全部整改。依托县综治中心平台统筹协调优势,聚焦农民工欠薪问题,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务窗口,构建“源头预防—多元调处—刚性执法”全链条工作体系,形成跨部门协同联动新机制。截至目前,共受理投诉4件,全部成功调解,为24名劳动者成功追回工资11万元。
筑牢工资支付保障防线,推进源头治理。县人社局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协作,持续开展项目建设领域欠薪摸排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排查并化解欠薪纠纷22起,涉及劳动者308人,追回工资453.92万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线索核查处置率与结案率均达到100%。通过常态化用工指导,深入用人单位开展“用工体检”,从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方式到社会保险缴纳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与指导,有效增强用人单位守法意识,从源头上预防欠薪问题发生。
强化精准监管与风险防控,提升治理水平。建立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信用评价体系,将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纳入企业诚信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对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情况实行“可视化分析、动态监测、实时预警”一体化监管,安排专人动态监控合同上传、考勤录入、专户使用等关键环节数据,及时处置预警信息,实现对欠薪风险的早发现、早干预,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由被动清欠向主动防欠转变。
下一步,紫阳县将围绕治理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持续深化制度建设,强化部门协同,拓展源头治理深度,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血汗钱”,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供稿:紫阳县人社局)
责编:赵鹏
编辑: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