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制建设

汉阴县公安局:强化社会治理创新增强群众安全感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化飞速发展,基层社会治安管理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流动人口、出租房屋、行业场所管理以及各类重点人员管理给公安机关带来极大考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对公安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汉阴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入“321”基层治理大格局,在市公安局和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主动顺应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盼,聚焦人、房、业等基础要素管理中存在的效率不高、服务不精细、基础信息不鲜活等问题,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围绕“智慧管理、支撑实战、服务民生”总体思路,强化“一标三实”信息实战应用,创新治安要素管理新模式,搭建“智慧门牌”系统,实现对人、房、业等治安要素智能化、精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社会治安动态管控能力。

改革破冰 以“小门牌”聚合部门“大力量”

IMG_256

汉阴县公安局新一届局党委班子精心谋划、总体布局,以建立“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治安管理模式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联动、警企合作原则,县住建、民政、公安等部门和汉阴县农商银行共同出资200余万元完成了汉阴县“智慧门牌”建设项目,同时搭建“智慧门牌”管理系统,全面建成全县标准地址库,既能为公安机关强化基础信息采集管理、精准管控治安重点要素和高效服务民生提供支撑,也能为政府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研判分析提供依据,还能为投资企业宣传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一块“小门牌”画出项目投资单位“最大同心圆”和政企双赢“最大公约数”。

系统规划 以“小门牌”推动基层“大治理”

IMG_256

管理服务网格化。以标准地址的二维码为依托,在精准采集“一标三实”基础信息的同时,按照警格员、网格员、社会单位、居民住户分类,区别权限、场景和需求,提供多元化扫码应用服务,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需求,实现一块“小门牌”推动警网双融合。

信息采集智能化。群众通过手机扫描“智慧门牌”二维码,可线上办理信息上报、居住登记、报警求助、居住证申领等业务,开辟了基础信息社会化采集新渠道;社区民警扫码,可自动获取群众上传的信息,并可在该房屋地址上采集、注销、变更该户实有居住人员信息,查看单位、场所状态、从业人员、治安检查等信息,并可实时修改、动态更新,推动“汗水警务”向“智慧集约”警务转变。

重点人管控精准化。系统内设“重点人管控”模块,民警通过手机客户端APP扫描二维码,便能实时掌握该房屋地址内居住的重点人员等关注群体信息,同时可进行登记、查询、统计、注销等操作,通过设置不同访查周期进行预警,实现对重点人员的精准管控。

分色管理差别化。根据常住居民户、出租房屋、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场所等不同类别,实行分色管理,常住居民户为蓝色门牌,出租房屋为黄色门牌,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场所为绿色门牌,实行差别化治安管理。蓝色门牌每半年进行一次登记核查,绿色门牌每季度进行一次治安消防检查,黄色门牌每月进行一次治安检查,民警未在巡查周期内开展走访和巡查的,系统会自动进行预警提示,为警务实战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贴近实战 以“小门牌”提升服务“大效能”

公安宣传阵地更拓宽。智慧门牌上的二维码成为警民沟通的媒介和信息传输的通道,每一块门牌都是一张警民联系卡,都是公安机关服务民生、群众了解支持公安工作的纽带,民警使用专用APP扫描二维码,在相应管辖区域发布警情通报、预警信息、温馨提示、防范宣传、便民措施等公开服务信息;群众使用微信扫码可办理基本公安业务、浏览阅读各类安全防范知识、查看发案预警、了解最新公安便民政策,打造了公安工作网上新阵地。

日常管理服务更便捷。社区民警开展入户访查时,只需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描二维码,就能即时对该门牌下实有人口信息进行登记、修改、注销、查询,切实提高了民警的工作效率。

绩效管理更有效。社区民警在扫描二维码进行数据操作后,巡访信息会自动上传到系统后台数据库,并通过电子门牌编号对巡访时间、地点、工作内容等相关信息进行精准定位。县局、派出所负责人可以通过后台查询扫描记录,掌握民警开展走访及登记办证工作情况,实行自动化记录考核,为工作考核提供依据,有效督促民警自觉开展基层基础信息工作。

IMG_256

改革未有穷期,奋楫会当击水。汉阴县公安局将按照安康市公安局党委“三深化两提升一主线”工作部署要求,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理新要求和民生服务新期盼,进一步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可持续、幸福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供稿:汉阴县公安局)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娜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