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林业系统以“双重”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守护祖脉秦岭生态屏障,按照《守护祖脉秦岭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在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集中攻坚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等7个方面共同发力,进一步推进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趋于完善。
2024年,全省林业系统紧紧围绕行动方案,落地实施秦岭中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大巴山北麓和汉江谷地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等重要区域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16个;新建秦岭区域防火应急道路增发国债项目2个,对秦岭林区130条、总长876公里的防火应急道路进行改造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青松抢救工程、森林质量提升、湿地保护修复、重点区域绿化等一批中央和省级重点项目持续推进,为进一步做好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林业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目前,“双重”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2024年秦岭区域完成造林107.64万亩;森林火灾综合治理、标准化林业工作站改造提升等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全面铺开建设;全国唯一一个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落户汉中;自然保护区保护、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趋于完善。
此外,陕西省秦巴山区汉江丹江流域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已通过国家竞争性评审。按照项目安排,计划用3年时间,在安康、商洛2市12个县(市、区)的汉江两岸和丹江沿线实施国土绿化90万亩,为进一步提升我省秦岭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提供有力支撑。(供稿:佛坪县生态环境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欣阳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