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剖宫产手术后,很多妈妈和家属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做了手术,为什么医生只给我打了三五天消炎针,就让我出院了呢?“多打几天,不是更保险、更放心吗?”做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非常理解大家的担忧。但请相信,这并非医生“抠门”或“不负责任”,而是基于现代医学的循证证据,为您做出的最科学、最有利的决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为什么”。
我们的“消炎针”到底是什么
大家口中的“消炎针”,在医学上通常指的是抗生素。它的主要作用是杀灭或抑制细菌,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它对于真正的“细菌感染”非常有效,但它并不是“万能药”,不能消除手术后的所有红肿、疼痛等炎症反应,那是身体正常的愈合过程。
为什么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生素
理由一:预防为主,而非治疗
剖宫产使用抗生素的核心目的是 “预防性用药”,就像在敌人(细菌)可能入侵的关键通道上提前设下埋伏,目的是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短暂的高风险期,防止细菌在切口和子宫创面“安家落户”。研究明确表明,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是预防感染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窗口期内足量、足疗程地使用抗生素,已经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风险。“超时服役”不增加效果,就像埋伏时间过了,敌人主力已经不可能再从这个路口经过了,继续派兵留守只是浪费兵力。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感染率,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
理由二: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抗生素像一枚“智能炸弹”,它有时敌我不分,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会误伤我们体内的“好公民”,也就是机体内的正常菌群。我们的肠道、阴道等地方存在着大量有益的菌群,它们维持着身体的微生态平衡。过多使用抗生素会严重破坏这个平衡,可能导致腹泻、霉菌性阴道炎等“二重感染”。对于刚经历手术、身体虚弱的新妈妈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一些没有被完全杀死的“强壮”细菌会产生适应性,进化成 “超级细菌”,产生耐药性。这意味着,将来如果您真的发生严重感染,这些抗生素可能就无效了,将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为了您的长远健康,我们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况且,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抗生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不必要的延长用药,等于无故增加这些风险。
理由三:相信您身体的强大自愈能力
人体是一个精妙的系统,拥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手术后,您的身体会立刻启动一系列复杂的愈合程序。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健康卫士”会聚集到手术部位,清除坏死组织和潜在的细菌。身体会合成新的胶原蛋白和血管,让切口和子宫创面逐渐愈合。过度依赖药物反而会干扰身体自身的免疫和修复功能。我们的目标是“辅助”身体康复,而不是“替代”它。
如何判断是否继续用药
医生决定停用抗生素,是基于对您情况的综合评估,而不是简单地“到点下班”,他们会密切关注:
体温:是否持续正常。
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感染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
切口情况:有无红、肿、热、痛、渗液等感染迹象。
恶露:颜色、气味、量是否正常。
全身状态:有无腹痛、乏力等不适。
只有在所有这些指标都良好的情况下,医生才会自信地告诉您:“预防感染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可以停药了。”
出院后的自我护理
划重点啦!比“消炎针”更重要的事:自我护理。
停用抗生素,不代表预防感染的工作结束了,而是将“接力棒”交到了您自己手中。出院后,请您务必做到:
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按照医嘱护理切口,淋浴后及时擦干。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巾和内裤,便后从前向后擦拭。
观察异常信号:如果出现切口流脓、发红范围扩大、发烧超过38℃、恶露有恶臭或量突然增多、腹部剧痛等情况,请立即回医院就诊。
合理膳食,适当休息: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它们是伤口愈合最好的“原料”。
亲爱的妈妈们,请放下心中的疑虑。医生缩短剖宫产后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是现代医学进步的体现,是精准医疗、避免过度医疗的结果。这背后是对您长远健康的考量,也是对您身体自愈能力的信任。咱们的共同目标,是让您安全、快速、高质量地康复,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享受与宝宝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祝您和宝宝健康、快乐!(供稿:城固县妇幼保健院)
责编:李凯琴
编辑: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