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山路弯弯情更长——记紫阳县中医医院驻刘家河村第一书记的暖心帮扶

在紫阳县焕古镇刘家河村的山梁沟峁间,村民们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奔走。他不是本村人,却成了许多乡亲心里最亲的“自家人”。他叫苏仁玉,紫阳县中医医院派驻刘家河村的第一书记。七百多个日夜,他褪去白大褂的印记,把一名医者的仁心和一名驻村干部的担当,深深融进了刘家河的土地和人心。

“您的药,我带来了!”——健康守护的贴心人

村里老人多,慢性病常见,看病买药一直是难题。苏仁玉默默记下了乡亲们的用药需求。每次回县城医院,他的背包里总装着几张写满药品名称的清单。返村时,包里塞满了乡亲们急需的药物。他定期为腿脚不便的李大爷送去风湿药,为王阿婆带去救心丸,还常陪她聊天宽心。村民们感动地说:“苏书记比自家儿女还清楚我们该吃什么药。”这份“捎药”的情谊,无声传递着紫阳县中医医院对刘家河百姓最朴实的牵挂。

IMG_256

“屋里坐坐,喝口水!”——村民炕头的知心人

苏仁玉的脚步踏遍了刘家河的每一户人家。谁家老人独居、谁家孩子生病、谁家生活困难……他都心里有数。农忙时,他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惠民政策;雨雪天,他惦记着孤寡老人屋子的门窗是否严实;逢年过节,他带着组织的关怀和慰问品,挨家挨户送去温暖。在张大爷家,他帮着挑水淋地;在赵大娘家,他陪着剥玉米拉家常。村民不把他当“官”,都当他是贴心人,是那个“有事没事都爱来屋里坐坐,喝碗水,说说心里话”的自家人。他用最家常的方式,把党的好政策、医院的关心,融进了刘家河的炊烟里、笑语中。

IMG_257

“专家到咱家门口了!”——娘家医院的坚实后盾

苏仁玉积极联系“娘家”紫阳县中医医院,组织专家义诊队伍翻山越岭来到刘家河。村委会和院子变成“临时诊室”,医生耐心看诊,护士量血压、测血糖、发药品,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县级诊疗服务。医院的帮扶远不止于此。自2017年以来,四任第一书记、8名工作队员及院领导、科主任、党员等60余人持续到村帮扶。脱贫攻坚期间,医院投入资金添置空调、电脑等办公设备;连续9年为准大学生发放助学金,资助51人共10余万元;为本院住院的刘家河村民发放慰问金,累计约5万元。乡村振兴期间,医院出资30万元装修村委会,捐资15万元修建慈善便民桥,并为村组干部、退伍军人提供免费体检。此外,还聘请炊事员为工作队提供后勤保障。九年来的帮扶,使群众生活水平、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巩固,幸福感不断提升。 IMG_258

情暖山乡换新颜——仁心扎根沃土生

驻村以来,苏仁玉书记用踏实的脚步和紫阳县中医医院全力的支持,在刘家河村书写了一份温暖的答卷。村民们健康意识强了,“小病拖、大病扛”的少了;村卫生室的条件好了,看病更方便了;因病带来的生活压力减轻了。更重要的是,那份被真诚惦记、被真心关怀的暖流,在村民们心里流淌,化作了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和对未来更足的盼头。

蜿蜒的山路,见证着他风雨无阻的足迹;乡亲们的口碑,传颂着他一心为民的情怀;紫阳县中医医院的支持,则是这份深情最坚强的基石。从无影灯下的守护者,到田间地头的贴心人,苏仁玉书记把医者的仁爱,化作了驻村帮扶的涓涓细流,无声地滋养着刘家河这片土地。这份源自紫阳县中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深情厚谊,如同山间和煦的春风,正吹拂着刘家河,吹开乡亲们通往健康与幸福生活的希望之花。(来源:焕古镇刘家河村驻村第一书记 苏仁玉)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