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坪镇地处秦巴腹地,位于陕西省最南端,全镇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60.3亩,林地总面积67058亩,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发展中药首位产业的优越环境。近年来,在全县中药首位产业竞相发展的洪流中,华坪镇人大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经济能人多、产业大户强优势,创新推行产业发展人大代表领衔制,组织引导全镇各级人大代表向产业靠拢、向产业聚集,把代表牢牢镶嵌在产业发展链上,勇当产业发展排头兵,身体力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全镇乡村产业特别是中药首位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坚持人大代表带头干 推动产业振兴“点上出彩”
华坪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代表引领示范作用,制定出台《关于人大代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方案》,将全镇划分为4个片区,7名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包片抓示范,46名镇人大代表率先带头干。目前,全镇33名农民代表中有22人发展乡村产业,占农民代表总数的67%;20人发展中药首位产业,占发展产业农民代表总数的91%。其中,代表发展黄连5200亩、绞股蓝1060亩、独活320亩、玄参310亩,发展其他中药材180亩;代表发展特色产业烤烟605亩、魔芋550亩、金丝皇菊108亩,人大代表身体力行、主动带头在产业链上显担当、展风采。
坚持大户代表带动干 推动产业振兴“线上成景”
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把人大触角延伸到产业发展一线,形成一人带一群、一群带动一片、一片带动全村的“头雁效应”。采取“大户代表+基地+公司+农户”模式推进产业发展壮大,落实代表联系公司、公司带动基地、基地帮扶农户制度,架起人大代表、公司、基地和农户之间的桥梁,进一步拓展代表履职渠道。全镇12名大户代表共带动205户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7000余亩、其他特色产业1200余亩,带动群众务工就业2000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展现出张玉仁代表领衔的尖山坪上湾黄连产业园区、张安华代表领衔的团结黄连产业公园、欧应学代表领衔的三坝周仓坝土豆粉条加工基地、肖光福代表领衔的渝龙萃源康绞股蓝种植基地等一串串乡村产业美景图。
坚持各级代表监督干 推动产业振兴“面上开花”
该镇人大主席团定期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视察,立足镇情实际监督产业政策落实,为壮大各村中药首位产业、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等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监督促进作用,推动了全镇乡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镇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联系群众开展“微调研”,收集群众对产业发展的好点子、好建议,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全镇产业发展规划更好落地见效。同时,该镇人大主席团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围绕产业发展开展专题培训和考察学习,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贡献人大力量。(高小军)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