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汉中市水稻迎来丰收季,田野间金浪翻涌。然而,连绵多日的阴雨天气却让农户们的心变得焦灼,不仅收割进度受阻,收割下来的湿稻谷晾晒也成难题,发霉、发芽的风险像块石头压在大家心头。面对阴雨天气,全市的粮食烘干网点及时上线,163台(套)烘干机具目前正开足马力运作,为秋粮归仓“保驾护航”。
9月4日上午,南郑区中所营街道康家营村村民黄水玉拉着满满一车湿漉漉的稻谷,急匆匆赶到汉山街道草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田里的水稻都倒伏了,趁雨停赶紧抢收,可这湿稻谷要不及时烘干,两三天就得发霉!”黄水玉说,她家今年种了7亩多水稻,今天一收完,便直奔烘干点来了。随着烘干机轰鸣运转,金灿灿、颗粒饱满的谷子顺着出粮口源源不断倾泻而下,此刻,黄水玉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悬了好几天的心,总算踏实了!”
▲9月4日,南郑区汉山街道草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烘干机正忙碌作业。 记者 朱媛媛 摄
该合作社负责人李双喜介绍:“近期合作社的3组烘干机进入了满负荷运转状态,我们不光帮大家烘干,烘干后的粮食还能就地销售或寄存,省去了农户来回折腾的麻烦。”目前,合作社已为10多户农户解了燃眉之急。
同样忙碌的还有勉县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走进该公司烘干中心,工作人员正熟练调度车辆入场卸谷、调控智能化烘干设备,整个作业流程紧张而有序。
“4台烘干机24小时运转,日处理湿稻谷可达60吨左右,只要农户有需要,我们都会提供服务,不能让粮食因潮湿而浪费。”公司负责人黄建军说,自2023年公司烘干中心成立以来,已累计为农户烘干粮食500余吨,服务覆盖周边4个乡镇。
勉阳街道村民金德宽就是受益者之一。他种了37亩水稻,得知雨水将至,9月1日就赶紧请来收割机抢收,共收获28吨稻谷。“没地方晒,天气又不给力,直接送来烘干最省心。”金德宽算了笔账,“1公斤稻谷烘干费不到0.15元,划算得很!”
近年来,汉中市依托国家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身粮食烘干领域,不断提升粮食产后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投运102个粮食烘干网点,配备163台(套)烘干机具。在秋淋天气来临前,各烘干网点早早就调试好机器,随时可投入作业。同时,相关部门也及时加强网点监管与技术指导,严把烘干质量关,让每一粒烘干粮食都符合标准。(来源:汉中发布)
责编:谷可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