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渐弱,荷香未远,八月的南郑区法镇农茗园茶业有限公司内机器轰鸣,茶香飘溢,茶叶清洁化智能生产线正繁忙而有序地加工着。近年来,南郑区以茶为媒把茶叶作为特色主导产业常抓不懈,通过合力攻坚、技术创新,畅通夏秋茶生产加工销售渠道,夏秋茶扩能增效成效显著,茶叶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2018年,汉中农茗园茶业有限公司敏锐抓住南郑茶产业延链补链的发展机遇,自筹资金1200万元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主要生产黑毛茶、外贸茶等大宗产品。然而每年满负荷运转也突破不了200吨生产量,无法满足订单销量的需求,公司也十分着急,先后到四川、湖北等大中型茶叶企业考察学习,邀请茶叶专家商定关键技术、先进设备等核心生产力解决方案,确定扩能改造现有设施,大幅提升夏秋茶生产加工效能。2025年申报实施了夏秋茶提质增效生产研发项目,衔接资金扶持296万元,采购茶叶加工机械设备及连线设备共计80余台,建成年产500吨大宗茶智能化生产线及1300平方米的仓储库房。
今年6月底生产线安装调试到位已正常运转,150型高热风杀青机每小时杀青量达4000斤,日加工茶鲜叶达5万斤左右,日产干茶5吨左右。今年公司订单500吨,5月—10月主要用夏秋茶原料定量生产加工,鲜叶按质论价,每斤单价1.5元—4元,一般茶园每半月采摘一次,每次亩可采鲜叶400斤左右,平均每亩茶园夏秋茶鲜叶可增收5000元以上,辐射带动南海、红庙两大茶区夏秋茶鲜叶利用率提升,有效延长了生产周期和茶叶收益期。预计今年夏秋茶产量可达6000吨,较往年增幅30%以上。
目前,该公司建成的大宗茶生产线已处于全省领先水平,既可生产黑毛茶,又能加工外贸茶,具备多元化生产加工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构建起“村集体经济+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当地就业岗位60余个,沙坝村集体经济每年分红20多万元,切实把群众增收牢牢镶嵌在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真正将“一片小叶子”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来源:南郑区茶烟果业发展中心)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